記者林潔玲/台北報導
經濟部地調所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已安排系統維運,及分流因應措施,希望將上線後壅塞情況降至最低。地調所官員也表示,大樓擁有地下室相對比較不容易發生土壤液化,而是在屋齡廿年以上的四到五層樓的老屋需要進一步檢查評估,但官員也說,由於地質有改善方法,因此民眾不必太擔憂。
官員表示,屋齡20年以上的老屋需要進一步評估。(新北市都更處提供)
土壤液化必須同時具有鬆散的細砂層、地下水位高於液化土層以及強烈的地震。但是就理論來說,土跟水是分開的兩種物質,為何會產生液化?主要原因在於液化前的「砂粒結構」,讓原本的砂粒與地下水呈現穩定狀態,因為劇烈搖晃下而發生改變,地下水壓上升,造成土壤液化。
地調所副所長謝凱旋表示,擁有地下室的大樓土壤液化機率低的原因,主要是在大樓建造時,建商就必須進行鑽探調查土壤承載力以及土壤液化的可能,且地下室也超過地表以下廿公尺的條件,因此就不具有土壤液化的可能。
土質改善部分有灌漿與頂升工法,謝凱旋說,的確可經灌泥漿改良提高沙土層的抗液化能力,增加地盤支撐力;過去雲林麥寮六輕填海造地,就是利用土壤改造,在集集地震事件中發揮成功的作用。
而頂升工法是九二一地震後,土壤液化受災民眾為廣為採納的工法,施工時先沿著建築物開挖一條溝槽,將千斤頂極目快至於建築物基礎下方,以千斤頂將建築物頂升至水平後,重新建造基腳,基腳完成後再回填土壤或灌漿等方式,都能改善土壤液化情況。
0 意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