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黃天如/台北報導
政府有意透過減稅活絡經濟,學者認為,雖然政府舉債已逼近上限,不應輕言減稅,但現在景氣這麼差,確是祭出減稅手段的時機;但也有學者認為,若健全投資環境、產業升級等正本清源的事不先做好,就算減稅,外資也不會來。
部分學者認為,現在景氣這麼差,是祭出減稅手段的時機(好房網資料中心)
淡大財金系教授聶建中表示,減稅容易、增稅難,因此,過去張盛和不輕言減稅,並非沒有道理。但現在出口連8個月衰退,且幅度驚人,政府既然連降息都做了,沒有理由不能減稅。他說,商人投資都是為了利益,若沒有稅賦優惠誘因,他們是不會來的。
10年前台灣吸引的海外投資金額在全球名列前茅,如今卻只剩越南的1/3、菲律賓的1/2,減稅救經濟已勢在必行。台北商業大學財政稅務系教授黃耀輝也說,在貨幣政策已使出全力,降息已降無可降、退無可退情況下,擴大公共支出乃至於減稅的擴張性財政政策,確實值得一試。
黃耀輝強調,過去政府都將減稅焦點放在營利事業所得稅上,但目前營所稅17%的稅率已經夠低了,相較之下,個人綜所稅45%則明顯偏高,不但不公平,更不利攬才、留才。他舉例,香港的綜所稅只有16.5%,一個各方爭取的高薪資所得者會留在台灣還是去香港?答案已經很明顯。
但前財政部長、現任台北大學校長何志欽表示,擴大公共支出也是擴張性財政政策的一環,且只要有足夠配套,執行徹底,帶動內需、刺激經濟的效果會比減稅更好。
至於減稅,由於國內稅制還不是很健全,最好還是能暫緩。東吳大學會計系副教授楊葉承也認為,透過擴大公共支出帶動產業升級、創造就業機會,刺激經濟的乘數效果比減稅大,手段也更直接。行政院明年已編列1600億公共支出,只要能好好運用,讓效果發揮到最大,再等外需漸漸回穩,就不需減稅。
他說,台灣企業乃至於民眾現在的問題是賺不到錢,並非稅賦太重;且就算減稅,大家也未必會將多出來的錢拿來消費,建議財政部不要輕啟減稅政策。
http://news.housefun.com.tw/news/article/191758109118.html
0 意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