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-04-20 07:18:12 聯合報 本報訊
2014年以來台北房市成交明顯趨緩,去年下半年至今年第1季成交量縮情況更加嚴竣,尤其從2014年第4季至今,民眾從媒體得知的訊息大多是「北市房價終於開始跌了」。
北市整體房價確實呈現疲軟,根據住展雜誌統計,去年台北市第4季新成屋、預售屋平均房價為每坪92.4萬元,較去年第3季每坪92.9萬元微跌0.54%,是金融海嘯以來首次單一季度房價下挫。
北市房價走軟的主因,來自不動產稅改壓力,其中以房地合一稅與北市新版房屋稅力道最重,首當其衝的就是高總價、房屋稅暴增的豪宅產品。
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網揭露的資料顯示,信義區豪宅案「皇翔御琚」最新成交價每坪大降近50萬元,媒體多以豪宅逃命潮、降價潮來作解讀。
豪宅市場因稅制打擊而降價,但坦白地說,豪宅是金字塔頂端少數人買得起的物件,一般民眾看豪宅降價是看高興的,實際上仍無助減輕購屋負擔。
雖然豪宅有降價案例,但因房地合一稅免稅門檻調升到4千萬元,加上房市早已進入總價市場,導致市場資金湧至低總價、小坪數的情況更為劇烈,進而推升小坪數產品的單價。
對大多數購屋族群而言,現在最買得起的房子,就是小坪數、低總價產品,但這類產品買氣較熱,每坪單價仍在持續墊高中。也就是說,業者把房屋坪數愈切愈小、壓低總價,雖然總價較低,買得起的人變多,但其實單價頻頻創新高,購屋族沒占到便宜。
更有甚者,部分代銷、房仲向購屋族告知的「降價」,其實只是降低「開價」,「成交底價」不變。通常不動產經紀業與業主會簽訂底價,較少去干涉經紀人員對物件的開價,於是降開價就成為銷售策略之一。
這就好像百貨公司周年慶,某某專櫃號稱下殺一折起,但卻把商品訂價調高到上萬,單件售價還是要千餘元,和周年慶前的價位差距不了多少。表面上,買到的人賺到,但骨子裡,還是賣方比較有利。
總的來說,降價潮背後處處潛藏奧妙玄機。購屋者若想要買到理想又划算的房子,還是得靠自己勤作功課、多多比較才能有所收穫。
0 意見: